废盐处置-资源化利用是出路

栏目:技术前沿 发布时间:2024-01-29
分享到:
废盐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中化学反应析出或废母液蒸发结晶过程,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各种废渣、粉尘及其他废物。工业废盐来源广泛,具有种类繁多、成分复杂、毒性大等特点,导致处置过程难度大、成本高且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废盐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中化学反应析出或废母液蒸发结晶过程,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各种废渣、粉尘及其他废物。工业废盐来源广泛,具有种类繁多、成分复杂、毒性大等特点,导致处置过程难度大、成本高且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如果长期堆放会占用大量场地,还会直接造成土壤和水源污染,破坏生态环境,导致土壤盐碱化,恶化生态环境。因此,应该采用安全长效的方法对废盐进行处置,力求减少甚至避免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废盐的资源化利用进而实现零排放。

目前国内废盐主要集中在农药、医药、煤炭石油、纺织印染、橡胶助剂、环氧树脂和水合肼等多个行业。主要废盐产生大省为山东和江苏,其次为浙江、广东、内蒙古、辽宁、四川、江西。2020年全国大、中城市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为4498.9万t,按废盐占比 20%-25%估算,2020年全国废盐年产量高达1100万。

废盐的管理

现阶段,国内尚未形成统一的废盐处理相关标准规范,企业执行难度较大。此外,废盐资源化综合利用成本高,且资源化产品价值低。因此,无论是源头上的技术创新、生产环节的设备改进,还是强化流程管理、规范末端处置都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这使得有关企业对待废盐的处理利用相对消极,甚至有些化工企业冒着违法违规的风险私自将高含盐废水进行稀释,送入污水处理厂作为普通废水处理。

近年来,随着废盐处理利用问题的突显和环保要求的提高,一些行业正在积极做出尝试,出台了相应工业副产盐标准,如 HG/T5531.1-2019《草甘膦副产工业盐标准》中规定副产w(氯化钠纯度)≥94%,特征污染物:w(总磷)≤0.15%,w(总有机碳)≤0.03%;《煤化工副产氯化钠》《煤化工副产硫酸钠》明确说明煤化工行业高含盐废水精制提纯后所得副产工业w(氯化钠于盐纯度)≥96%,w(A类硫酸钠干盐纯度)≥97%;《热处理盐浴有害固体废物的管理》中规范了钡盐渣、硝盐渣、氰盐渣的无害化处理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倾废管理条例》对化工废盐排海作了相关规定。国家也在大力鼓励废盐的资源化回收,2019 年政府出版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明确将“工业副产盐资源化利用”列为鼓励类项目,2021年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化工行业废盐环境管理指南》,针对废盐收集、贮存、运输及自行利用处置环节提出指导意见。

废盐处置-资源化利用是出路

国内外对废盐的处理利用技术主要有两类,即无害化和资源化。无害化指消减或消除废盐中有毒有害成分以降低环境风险,典型的技术包括焚烧、填埋和排海等。资源化指运用集成工艺对废盐进行二次处理,其获取的副产盐再加工处理后作为工业原料、助剂进行循环利用。

就国外而言,对于终产废盐主要采取排海的处置方式,关于废盐资源化利用的研究鲜少,2020 年美国才有正式投入运行的盐废物处理设施。发达国家一般采用膜技术直接处理高含盐废水来达到零液体排放(ZLD)要求。近年来,国外也在不断筛选处理高盐废水的极端亲盐菌,通过菌落自适应机制克服废水盐度对生化处理的影响。

就国内而言,废盐的处理更倾向资源化利用,其相关技术主要包括干法热处理、洗涤分离、复分解、高级氧化等,其中以热处理的工业化程度最高。各方法的优缺点如下表所示。

不同行业因其生产工艺不同,产生的废盐属性在纯度、色度、有机物含量等方面也各不相同,需进行区别处理,同时随着工业废盐资源化项目的不断投入,现有的技术问题将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未来工业废盐处置行业将逐步形成成熟稳定的资源化利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