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全面落实生态环境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工作部署,各有关地区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围绕城市、产业园区、典型企业和政策机制等方面,加快推进多领域、多层次减污降碳协同创新,持续提升多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治理水平。生态环境部综合司组织地方推荐了第二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实践案例,分享经验做法,强化交流互鉴,现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栏目刊发。
集约节约利用资源
纺织印染产业是高明区优势传统行业,但因企业建设年代早、分布零散、生产和污染治理设备老旧等因素原地迭代升级难,资源消耗大、用地效益低、治污水平差、监管难度大等问题日益突出。高明区摒弃对传统制造业“一关了之”的做法,将大明路片区9家印染企业整合进驻到秋盈纺织生态科技产业园,占地面积由950亩缩减为99亩,缩减用地89.6%,实现产业空间立体扩容,腾出优质城市更新空间,并与西安片区5家印染企业实现传统制造业聚集化发展。园区升级使用低浴比染色机等先进设备,结合余压余热回收和变频调节用电等手段减少水、电、热使用量,节约电能约436万千瓦时/年,节约蒸汽消耗11万吨/年。高明区通过纺织印染产业减污降碳协同提升,有效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25吨/年、氮氧化物排放量123吨/年、污水产生量165万吨/年。
共建共享环保设施
集中治污。投资3亿元社会资金建设处理能力3万立方米/天的绿源水质净化中心,集中处理秋盈纺织生态科技产业园区工业废水,实现化学需氧量≤40毫克/升,氨氮≤8毫克/升,中水回用率≥70%。通过共建共享污染治理设施,推动园区工业污水集中高标准处理和中水高比例回用,提高整体污染治理效能,同时降低企业治污压力。
统一供能。谋划实施水、电、冷、热“多联供”体系。依托大唐热电冷联产项目,提供电力和电力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回用水、冷却水、热蒸汽等副产品,统一供给秋盈纺织生态科技产业园、润泽(佛山)国际信息港等园区内用能企业,大幅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实施热电冷联产集中供热,减少在用工业锅炉23个,实现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别削减44吨/年、197吨/年,可节约蒸汽使用成本约4200万元/年。
智慧监管减污减碳